首頁軍事小說武裝明末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禍臨頭

本周推薦: 桃源俏美婦 末日劍神:開局覺醒神級天賦,震驚全球 重生2011,二本撿漏985 詭異世界大玩家 光陰之外 鑒寶撿漏從1988開始 我的26歲女房客 假太監:太子妃你也不想太子被廢吧 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 修羅武神 娛樂從搶流量開始 大唐逍遙地主爺 天道圖書館 馭房有術 元尊 聖墟 九龍至尊 巫師之旅 網遊之最強傳說 盤龍 萬道龍皇 終極武力 修羅武神 劍來

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禍臨頭

    測試廣告1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讀字閣 m.duzige.com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再說祖大壽這邊,自從崇禎皇帝削減了50萬兩遼餉之後,祖大壽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看過。

    原本遼餉每年大概有500萬兩,但是真正到他們這些遼東武將手上的軍餉也就300萬兩齣頭,損失的200萬兩從京師的兵部開始算起一直到遼東巡撫,每過一道手,就會少幾十萬兩,200萬兩也過不了幾道關卡就沒了。

    但是這次皇帝削減了遼餉之後,那些文官們絲毫沒有要均攤損失的意思,還是一如既往地從遼餉中貪沒了200萬兩銀子,等於這50萬兩的損失全部算到了祖大壽等人身上。

    他們的理由還很充分,皇帝之所以會削減50萬兩遼餉,不是他們不給力,而祖大壽自己太沒用,被破虜軍搶去了風頭,所以這個損失理所當然應該有祖大壽等遼東武將來承擔。

    祖大壽氣的恨不得率領麾下關寧鐵騎,直接殺到京師,把那些貪墨遼餉的文官全部一刀給咔嚓了。當然祖大壽也知道,這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,不說遼東軍軍團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,就算沒有破虜軍的出現,想帶兵殺到紫禁城去那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準備徹底投靠建奴。

    但建奴可不是大明,皇太極也不是崇禎,會允許遼東軍團保持半獨立的狀態,要是祖大壽率領遼東軍團投靠建奴,就算勉強保住了手中的軍權,也必不可免地會成為皇太極手中的一把刀。

    因此祖大壽非但不敢發牢騷,就連與江南地區商人的生意都不敢斷絕,生怕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商人,引來了他們背後文官的報復。

    雖然遼餉減少了50萬兩,但不是還有250萬兩嗎,遼東兵馬十多萬,從每個士兵身上撈3到4兩銀子,就什麼都回來了。

    而要是得罪了東林黨的那些官員,搞不好250萬就變成150萬了,真要那樣的話,就算一年不給士兵發軍餉,也彌補不了這個損失。

    當然祖大壽也不會坐以待斃,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敢削減遼餉,是因為皇帝覺得破虜軍和遼東軍存在,建奴對大明關內的威脅性就不如從前了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讓遼餉恢復到正常水平,就必須讓皇帝知道,建奴的威脅時刻存在在,而有效的辦法莫過於,讓建奴再入寇一次,最好就是如同崇禎四年那次一樣,建奴直接紫禁城給圍了,這樣看那皇帝小兒還敢不敢把主意打到遼餉身上。

    不過怎麼讓皇太極派兵入關,這個問題讓祖大壽很是頭疼,儘管祖大壽知道,建奴想要入關劫掠的心情肯定比自己更加迫切,但他總不能就這樣赤果果地人告訴皇太極:你儘管入關劫掠,我絕對不會在你的後方搞破壞。

    再者祖大壽也擔心,萬一自己豁出去了,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皇太極合作,可誰能保證皇太極會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呢。

    儘管當初在大凌河,他被皇太極俘虜過一次,雙方之間也算是一份香火情了,但後來不是沒談攏嗎,所以祖大壽才從建奴那邊逃了回來。

    現如今建奴的光景還不如兩年前,為了以防萬一,祖大壽更不可能主動向建奴賣好,否則一旦消息泄露,建奴又沒能統一天下,自己不就成了人人喊打並且還要遺臭萬年的大漢奸了。

    哎,頭疼啊!祖大壽的心情從來都沒有向現在這麼操蛋過,他心裏很是疑惑,建奴不是挺能打的嗎,把他們從瀋陽打到了錦州,怎麼就被方雲這個小輩給打蒙了。

    想了幾個月,祖大壽都沒能想出讓他自己滿意的辦法,祖大壽決定找吳襄來商量,在祖大壽的映象中,吳襄不僅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吳三桂,吳襄自己本事也不差。

    大凌河之戰,一次性向建奴賣了非遼東軍派系四萬友軍,使得讓大明北方軍事力量進一步被削弱,不得不更加倚重遼東軍團。不過吳襄還沒到,范文程就已經先一步來到了祖大壽的府邸。

    測試廣告2



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禍臨頭  
相關:  抗戰之逐日軍刀    重生都市之天下無雙  封神問道行  長生十萬年  大唐騰飛之路  路過漫威的騎士  

更新推薦: 大荒劍帝 蓋世人王 武夫 星辰之主 模擬修仙傳 一劍絕世 最強戰神 大魏芳華 木葉:從解開籠中鳥開始! 星界蟻族 全軍列陣 將軍好兇猛

搜"武裝明末"
360搜"武裝明末"
語言選擇